感谢编辑老师的辛劳
——《“学记”中的“和易”教育观》写作故事
《“学记”中的“和易”教育观》的写成与发表,福建教育编辑黄星老师功不可没。2013年春,读了吴飞校长编著的《和易以学》一书,我在博客发了这样一则博文:《和易以思、和易以学、和易以乐——优秀课堂教学模式的“三重境界”》。吴飞校长见后找我谈话,又提出“和易以需”,要我写成文章。因投稿未被采用。吴飞校长亲自大修改,用题目是《用“和易”思想来构建理想的课堂生态——兼析“以思、以学、以乐、以需”的教学实践》。该文用和易思想立意,9月,新学期后组织了一场研讨会。之后,又召集孙志满、程光龙等学校笔杆子们,对“和易以思”是并列词组还是偏正词组辩论,结果并列词组派胜。和易教育思想研究渐渐淡化。10月,在福建教育学院培训,校长又找《教育评论》编辑交流。11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立项会议,我又与《中国教育学刊》编辑赵国成老师交流,肯定该文的见解。之后《课程教材教法》一编辑,细读该文后并通电话与我交流,肯定该思想。2014年春节,我再写了几篇关于这类文章,其中一篇投给福建教育。2014年4月11日,黄星老师回复:
田老师,感觉读后感有些过于零碎了些。虽然,能够让人看到“和易”教育思想之为何,但如此解读流于浅表和简单的实践理解,整体的思维深度有些不够,或可略作调整。祝好!
我12、13日是星期天又重写了文章。14日发给福建教育,黄星老师又提出了修改意见。并回复:
田老师,尽量深入些,不要过于零散。有劳了。
经过一星期修改,再发给福建教育,稿件进入二审。5月7日,黄星老师来电话,告知主编的修改意图。并把校对稿发给我,发现原文3700多,黄星老师字斟句酌,缩为2100字左右,并重新取了现在的这个标题。编辑老师的认真严谨作风,令我感动。我与吴飞校长连夜又进行了修改,8日下午,最终定稿形成3200字文章,进入终审。无论文章最后是否通过终审和发表,都应该感谢黄星老师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无私奉献。
评论